摘要:财政学教育之变是我国进入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要求财政学教育理念发生转变:面向专业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交叉融合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识教育;面向全体公民,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教育。因此,新时代财政学教育模式之变的总体思路是从专业教育拓展至“三圈层教育”。创新和加强财政学教育的重点有三个层次:改进和加强财政学专业教育,建议选择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更新升级、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体系构建和高质量教材建设作为重点进行攻坚;拓展和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建议将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和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主要任务;探索和加强财政学社会教育,建议将中小学生财税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和志愿者专业服务作为试点,探索突破。
关键词:新时代;财政学教育;专业教育;通识教育;社会教育
一、新时代财政学教育之变的背景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同时党的十九大也明确了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步走”战略,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社会文明程度达到新的高度,国家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可以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提高物质和制度文明水平、实现“客观世界”现代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现代化的过程。两个过程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对现代化进程共同发挥作用。人的现代化不仅是社会整体现代化的必要组成,而且是影响社会整体现代化尤为关键的一环。社会整体现代化是一个具有主体意识的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实践的客观历史过程,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前提和动力。“在现代化进程中,人既是实践主体,也是价值主体,更是终极目的。现代化的核心在于人的现代化,没有人的现代化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世界现代化的实践证明,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之间往往呈现一种不平衡性,最常见的问题是“人的建设”滞后于“物的建设”,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出现社会动荡甚至社会撕裂。因此,有必要正视现代化进程中的这一突出问题,重视推进人的现代化。
何谓人的现代化?至少包括如下内涵:①思想观念现代化。这是人的现代化的灵魂。它主要包括人的价值观念、精神态度、思想意识、思维方式等的现代化,具体表现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培育现代公民的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法治意识、竞争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等。②素质能力现代化。现代人应该具备在现代社会中生存发展所必需的终身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适应变化能力及创新能力等。③行为方式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既要内化于心,又要外化于行。行为方式现代化要求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采取积极、理性、文明的行动,积极而负责任地参与社会生活,扮演各种社会角色。④社会关系现代化。在社会的多元化变革转型中,人们能够适应不断增强的社会变动和人口流动,保持较为和谐的社会关系,广泛参与社会经济政治活动,有效利用各种发展机会。
同时也应看到,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又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行的。新科技革命浪潮奔腾而至,催生并加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世界经济的中心正从大西洋两岸进一步转向太平洋两岸,“经济全球化”进程出现波折回转,尤其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全球经济产生始料未及的巨大冲击,也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影响,东西方实力对比进一步变化,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世界安全形势复杂动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既为中国实现战略目标、更多贡献人类社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也为这一进程增加了更多不确定性。
二、新时代财政学教育理念之变的核心内容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事业。今天的教育要服务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着眼远景目标,把握“两个大局”,就要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站在世界文明高处、具备国际竞争力和全球胜任力的人才。从这一目标出发,新时代的教育理念和实践亦应发生变化。结合我国高等教育实际,面向未来,财政学教育理念至少应发生三个转变。
一是面向专业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交叉融合教育。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区块链、5G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一方面催生了以跨界融合为特征的新产业新业态,新产业新业态的快速发展产生了对知识复合、学科融合、实践能力强的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催生交叉新专业,促进开设新课程,探索育人新模式,并且推动现有专业升级改造;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不断创造出研究学习的新方法新手段,新科技发展和新产业新业态持续引发新的研究课题,不仅促进自然科学在交叉融合中创新发展,也促进文科学术视野的拓展和思维范式的变化,推动文科研究内容与方法的融合创新。面向未来,科技进步的速率逐步加快,影响经济社会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超出人们的预计。因此,应着眼于未来的科技创新及经济社会影响,将交叉融合理念渗透专业教育,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重交叉、善创新的教育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专业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识教育。高校的教育可分为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两部分。我国高校历来重视专业教育,尤其是在20世纪的后半段时间中,与当时的经济社会模式相适应的专业教育发挥了积极作用,但过分强调专业教育,把学生的学习限制在一个狭窄知识领域,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难以支撑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难以适应新科技革命引发产业转型升级、就业岗位变化的现实,更难以适应和引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发展的要求。通识教育亦称“全人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增加知识广度深度,促进博学多识、融会贯通,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增强学生未来发展的自主性、适应性、成长性和可持续性,适应迅速发展复杂多变的未来社会,提高未来工作和生活的质量水平。因此,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中,高校应进一步优化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关系,在巩固和提升专业教育质量的同时,在总结21世纪以来部分大学大力推进通识教育经验基础上,着力加强改进和普及通识教育,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潜能。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发展的意义上说,普及通识教育、提高通识教育质量是我国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应更加重视和加强建设。
三是面向全体公民,普及高等教育的同时,更加重视社会教育。我国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过程是一个全体人民共同奋斗、创造新的客观世界的过程,也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塑造现代公民的过程。这一过程对担负育人功能的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及其教育活动提出了更高要求。一方面,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应着眼未来,深化改革,同向发力,努力提升各学段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向社会输送更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也要求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具有更高程度的开放性和辐射性,以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产生更加广泛的效益外溢,营造全社会知识更新、能力提升的良好氛围,有效引领和带动塑造新人、创造新知。高等教育是其中的主力军、生力军。改革开放以来,经过40余年的艰苦努力和创新探索,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于2019年越过50%,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到普及化的历史性“转段”。大众化阶段的高等教育机构总体而言发生了巨大变化,集中了规模庞大的人力物力和课程资源,积聚了履行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职能的强大动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开放辐射经验。2020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738所,专任教师183.30万人,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183万人,普通高校生均占地面积58.32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28.77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为16522.36元,仅开设的专业实验课即达144.17万门,累计建设国家级实验实训示范中心1210个,校外实践基地22.6万个。面向未来,高等学校应心怀国之大者,回应社会需求,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和学科优势,进一步拓展服务社会功能,为造就现代公民作出更大贡献。
三、创新和加强新时代财政学“三圈层教育”
我国财政学教育历来重视并集中于专业教育,但在高等教育整体跨入普及化阶段后,单纯强调专业教育,则不利于促进学生全面成长,不符合人才培养的基本规律和社会发展的趋势,难以有效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财政学教育必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方向,坚持与新时代同向同行,积极应变,主动求变。
依据专业教育、通识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本认识,我们认为,新时代财政学教育模式之变的总体思路是从专业教育拓展至“三圈层教育”,即改进和加强以培养财政学专业人才为目标的专业教育,拓展和加强以培养更多知识宽广、素质全面的人才为目标的通识教育,探索和加强以培养现代公民为目标的财政学社会教育。(见图1)
(一)改进和加强财政学专业教育
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背景下,财政学专业教育面临多重挑战,亟待加强研究和探索破解之道。其一,学生全面发展的新要求。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明确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目标。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促进长远发展终身发展,财政学专业教育必须改进和加强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相得益彰,有效实现思想引领,要切实加强课内课外相结合、校内校外相结合、一般要求与个性发展相结合,切实补齐体美育、劳育短板。其二,科技革命引致的融合化。适应现代信息革命、数字经济、智慧政务带来的变化,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财政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必须在融合中进行拓展,根据时代发展需要相应增加或减少部分课程,调整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内容,改进实践教学,增进对现代科技革命的理解和新方法的运用。其三,内容体系的中国化。20世纪90年代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我国财政学教学框架及主体内容大都采取了“拿来主义”原则,后学界结合中国国情进行了很有意义的理论探索,并以数据、案例形式丰富教材内容,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理论体系和教材体系仍在创建过程之中。其四,人才培养的国际化。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关系、国际秩序、地区安全、社会思潮、全球治理都在急剧重塑、重构。这样一个大变革时代需要我们以创新理念为引领,立足全球和时代要求,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代表中国立场、富有家国情怀的国家急需人才,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40多年来,财政税收专业教育的国际化迈出了很大步伐,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国别和区域财政税收人才培养、国际学生高质量培养等方面还存在明显短板,亟待改进和加强。
改进和加强财政学专业教育,笔者建议选择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更新升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政学理论体系构建和高质量教材建设作为重点进行攻坚。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完善,要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德育提升、全面发展,围绕新科技革命带来的知识和能力转型要求和社会需要变化,做出积极调整完善,将交叉融合理念植入财政学专业教育之中,以研究型拔尖人才和复合型卓越人才培养为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进而推动财政学专业升级改造。
至于中国特色财政学理论体系构建和高质量教材建设任务,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需要付出更大努力。我们认为,以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为前提,以中国财政实践为出发点,以中国财政制度、运行规律为对象,以社会科学学科为主要依托,以发展中国财政学话语体系为突破口,来构建中国特色财政学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的财政学教材,可能是一种现实和合理的选择。①要完成这项任务,不能仅仅是进行以西方财政理论为框架、填入中国数据和案例的“简单装修式”建设。因为我国的所有制性质、国体政体性质、执政党性质等“四梁八柱”决定了财政运行和发挥作用的制度背景与主要西方国家存在质的不同,指导思想和价值判断与主要西方国家存在质的不同,财政分配原则、范围边界和运行机制也存在质的不同,小修小补式建设忽略了财政存在的“背景差异”,无法解释中国财政事实,也忽视了一些中国财政问题,限制了对财政的认识边界。因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财政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应该以中国制度和文化背景为前提,以中国财政分配实践为出发点,以中国财政制度、运行规律为对象。②要完成这项任务,需要对已有的社会主义财政学、西方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财政学学术体系进行分析甄别,需要进行从发展话语体系到建设学术体系的基底性重构。一方面,以分析为前提,以继承为原则,将体现财政分配共性的重要概念有效利用;另一方面,需要结合国情创新性地“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符合中国国情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唯有以传承和创新相结合的话语体系构建为基础,才可能逐步构建起“具有主体性、原创性的”新财政学学术体系。③要完成这项任务,不能仅仅囿于经济学甚至应用经济学的樊篱,进行单纯学科主导型的割裂式建设。财政分配主体是各级政府,其决策影响因素绝不仅仅限于经济因素;财政分配涉及领域广泛,理解其运行过程和规律绝不仅仅需要经济学知识。如果我们仅仅是为了建立纯粹的、合乎逻辑的、形式漂亮的学术体系,可以仅在经济学框架内发展财政学,但这样的财政学是具有“学科意义”但缺少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的财政学,不是经世济国、学以致用的财政学。要构建有意义的财政学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应以财政分配实践为出发点,以追求学术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为旨归,融合经济学、公共管理学、法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体系,在一个更高层次上建构财政学知识体系。
(二)拓展和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
教育是人的现代化的最重要推动力。大学生作为应该率先具备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群体和现代化建设的骨干力量,大学阶段的教育理应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于一体,实现塑造“现代人”和培养“专业人”的统一。财政学作为一门研究如何“理公共之财,管公共之事”的学问,财政学教育在培育现代人的知识、能力、素质方面不应该缺席。财政学着眼于多层级公共组织,小到最基层的乡镇街道政府,大到整个国家政府,乃至各类区域性、全球性国际组织的公共资源配置,着重研究分析如何归集公共需求、如何供给公共产品(服务)以及如何提高公共产品绩效的知识,也具有培养公共意识、公共素养和公共能力的功用,可以引导学生树立公共意识,着眼公共视角,关心公共问题,关注公共风险,研究公共决策,培养学生研究公共问题、沟通公共各方、制定公共规则、管理公共之财、管理公共事务的能力。实施具有“公共”特性的知识、能力和素养教育正是塑造现代人的思想理念、能力素质、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或缺,不可替代。在我国已经且继续加速提升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国际化、信息化、智能化,致力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持续推进人的现代化进程,是通识教育的现实任务,是包括财政学在内的一系列通识课程教育的目的所在。
拓展和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建议将财政学通识教育课程推广和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作为主要任务。笔者结合多年为非经管类学生开设《公共问题经济学》等通识课程的实践,认为应遵循通识课规律,坚持三项基本原则。①就教育重点而言,问题导向,系统为辅。财政学专业教育特别强调教学内容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侧重于全面系统的传授专业知识和严格严密的专业思维训练,因而教材详细、教授深入、学分较多。而财政学通识教育则应侧重引发学生对公共经济问题的关心关注和公共管理素质能力的提高,因此,问题导向、素质导向的教育更为适宜,奠定一定的知识基础即为达标。②就内容体系而言,以道为主,以术为辅。财政学专业教育重在道术结合的全面教育,既要求明公共经济之理,又要求强管理之术。通识教育则不同,重在引导学生明理,培养其面对诸多公共经济问题爱观察善思考乐研讨,成为具有更高公共素质的现代人。③就讲授特点而言,理论简明,案例丰富。应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案例,为学生架起理解理论与实践的桥梁,引发学生结合跨学科知识和方法的思考。目前,财政学通识教育的现状很不乐观,无地位、缺师资、缺课程、缺教材仍是常态,普及通识教育任重而道远。一方面需要尽快解决“必要”的问题,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的共识亟待形成,认识亟待提高;另一方面需要着力解决“能力”的问题,通过院系、学校、教指委、教育行政部门的共同推动,加快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
开设“微专业”是介于专业教育与通识课程之间的一种制度安排。山东大学2019年创设微专业制度,旨在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更好地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要。该制度设计为,在本科专业目录以外,围绕某个特定学术领域、研究方向或者核心素养提炼开设一组核心课程,学生修满10门左右核心课程,修得20学分,即可获得专门证书。学校迄今设立的30余个微专业深受学生欢迎。笔者认为,微专业制度作为通识教育的升级版,完全可以在有条件高校的财政学教育中借鉴经验,探索试行。
(三)探索和加强财政学社会教育
财政学的社会教育就是财政学知识的普及教育。财政学是一门社会性学问,小至社区的公共事务治理之道,大到国家治理方针政策,无论是个人所得税的征缴与优惠,还是公共支出的受益与归宿,都与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进程的推进,公民面对公共服务具有了多重身份:首先,人人都是公共服务受益者,依法享受各级政府、社会公益组织或企业提供和生产的公共服务;其次,随着经济规模增大和收入水平提高,公民不仅作为间接税的承担者,而且越来越多地成为直接税纳税主体,进入了个人与政府之间的更为密切和复杂的利益分配体系,成为公共服务成本的直接和间接的负担者;再次,公民是公共服务的监督者,有责任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数量、质量和绩效进行检查、评价和督促。但公民能否理性、有效地担当三重角色,取决于公民素质高低。易言之,一定时期社会成员的现代化程度,包括公共意识和公共能力水平,直接决定着该时期的纳税秩序和公共服务绩效水平,进而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进程。因此,在社会教育中,财政学基础知识教育不可或缺、不能弱化,高等学校应该发挥学科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培养现代公民承担社会责任。
笔者建议,探索和加强财政学社会教育,一方面,要为普及财政学知识建言献策。要就社会普及财政学知识的内容范围及深度、方式方法、协同机制等进行研究,提供可行方案;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是要为普及财政学知识躬身力行。建议以中小学生财税基础知识普及教育和志愿者专业服务为试点,探索突破。首先,普及财政学知识要“从娃娃抓起”,可在学校所在地选择部分示范性中小学进行试点,编选适宜教材,开展财税教育,积累经验,示范推广。其次,可以因地制宜、因校制宜,组织财政学税收学专业师生作为志愿者,创造性地开展教育,并形成长效机制。如参与“税收宣传月”的专项活动,参与诸如财税博物馆、历史馆和文化馆的讲解活动,进企业进社区宣讲税法知识和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等,将专业学生的德育劳育与财政学社会教育密切结合,可以收到多重效益。
总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时代,财政学教育从专业教育发展至三圈层教育是大势所趋。改革财政学专业教育、加强财政学通识教育、拓展财政学社会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要求新任务,应引起教育界足够重视,并期待深入论证和实践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