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北京语言大学从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学生教育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一流学科建设促进一流专业建设,在专业设置、专业革新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具有新文科特点的专业建设路径。
传统专业“复合化”
北京语言大学从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北京“四个中心”建设的需要出发,以培养一专多能、一精多会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目标,通过多种途径促进专业之间的融合,推动传统专业朝着“复合化”的方向转型。
完善“语言+”培养模式
“语言”教育是北京语言大学最大的特色。在新文科背景下,学校推出了“汉语+专业”“英语+专业”“专业+外语”等多样化培养模式,强化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成为既具备扎实专业基础、又具备卓越语言能力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在公共外语教学方面,增加了除英语之外的多语种公共外语课。目前除英语外,已开设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波斯语5个语种的公共外语课供学生修读,为英语水平较高的学生和有志于修读其他外语的学生提供了多语种学习机会。在复语教育方面,继开设英西复语、日英复语、英土复语、翻译(汉英法方向)、翻译(本地化方向)等多个专业方向后,还将开设英语+罗马尼亚语、英语+印度尼西亚语以及“非通用语+外语”等复语专业方向。此外,还将面向全校学生开设日语、阿拉伯语等外语类专业作为辅修专业和双学位课程。
扶持国别与区域专业
国别区域学是针对特定国家或区域的政治、经济、社会、军事、人文、法律等领域的社会科学研究,天然地具有多学科、跨领域的特点。近年来,北京语言大学打破学科壁垒,汇聚外语、国际政治、管理学等领域的学术力量,不断推进国别区域研究的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阿拉伯语专业上报的关于阿拉伯国家的咨政报告多次获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要批示。
新设专业“特色化”
设立有特色的新专业
北京语言大学以语言及对外汉语教育为特色,除重点支持汉语国际教育、外语等优势专业,确保其在国内同类专业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外,还根据学校办学优势,在全国率先设立了“语言学”专业(设在语言学系)。该专业以生物语言学为方向,具有鲜明的学科交叉特点。首批本科生全部从理科考生中录取,开设的课程除外语、语言学理论等文科课程外,还开设神经解剖与语言认知、语言与人工智能等交叉课程,以培养兼具现代语言学知识和相关自然科学知识的语言学专门人才。
设置“语言+智能”跨学科专业
北京语言大学把语言类相关专业与信息科学相关专业进行整合,在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自主设置了“语言智能”专业,形成了“语言+智能”的跨学科专业特色建设路径。语言智能被誉为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语言智能专业的建设目标,就是满足语言智能的科学理论发展和社会服务对语言智能人才需求。在知识传授上兼顾计算机科学和语言科学,在技能培养上重视语言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在思维训练上兼顾形式化、计算化思维,培养对语言现象进行抽象化、泛化的能力。这些目标都与新文科提倡的学科交叉及跨学科融合的理念相契合。
设立跨学科实验班
学科专业的交叉融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搭建拔尖人才实验班等平台,是探索跨学科、跨专业建设,促成不同专业尤其是文理专业融合较为行之有效的办法。目前,北京语言大学设立了4个拔尖人才培养实验班和1个翻译(本地化)技术实验班,5个实验班均具备跨学科的特征。“汉语卓越教师”中国语言文学拔尖人才实验班以跨学科研究为鲜明特色建设教学体系;联合国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以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为依托,国别区域学自身就具有跨学科的特点;语言智能与技术拔尖人才实验班以多学科交叉培养为原则制定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金融学专业拔尖人才实验班旨在培养具备经济、金融专业知识,同时具备大数据、人工智能专业知识的新商科拔尖人才;翻译(本地化)技术实验班深度融合翻译专业和计算机专业课程,将翻译教育与信息技术合理嫁接,从而实现跨学科语言服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图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新文科专业建设专家咨询会
培养方案“立体化”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传统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大多侧重知识与技能的培养,对思想、通识、实践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新文科建设倡导交叉融合、需求导向和创新精神,从价值理念、能力、素质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新文科培养的学生要求具备国际视野、家国情怀、公民意识,具有学以致用、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使命感、责任感,成为具备“知识+能力+素质”的“多元化、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因此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方案要紧紧围绕以上人才培养目标来制定,以学生为中心,以成效为导向,强化通识教育,形成“思想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立体化培养方案。具体做法如下:
调整通识教育课程结构及学时学分
为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培养方案设立由六大模块组成的通识课程群,包括多语能力与文化沟通、文史经典与人文素养、国际视野与文明对话、社会研究与当代中国、科技发展与创新精神、艺术创作和审美体验,涵盖了人文、科技、艺术、政治等多个方面。同时,鼓励教师开设学科交叉性强的课程,努力使学生获得广泛的文化艺术修养与道德判断能力,为未来参与公共事务做好知识储备。
增加思政、实践类课程的比重
外语人才负有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使命,要有中国情怀、国际视野、问题意识、实践能力。针对这些要求,培养方案增加了思政、实践类课程的学分比重(目前占总学分比例的15%~20%),同时明确规定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或科研创新计划项目可以换算学分。
按照上述思路制定的立体化培养方案,更有利于学生养成认知世界、改变世界的心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力和跨学科能力,因而是新文科专业建设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图丨北京语言大学召开新文科专业建设专家咨询会
课堂教学“智能化”
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于文科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智能化时代的人文学科“应积极走进科技的疆场深处,把握新文科建设的历史机遇”,运用现代科技成果为文科建设服务。北京语言大学将“互联网+”“教育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融入课堂教学,不断推进课堂信息化革命,帮助学生提升新时代必备的信息能力与素养。
提升硬件设施水平
近几年,学校相继建成了智慧教室和智慧语言实验室,集智能物联、智慧教学、课堂录播、智能门禁、电子班牌等各个系统为一体,现已全部投入教学使用,为师生营造人性化、智能化的教学空间。
重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融合
一方面搭建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北京语言大学慕课”教学平台,建设精品慕课,打造线上金课;一方面以智慧教室建设为条件保障,鼓励教师使用智能平台进行授课,探索翻转课堂等新的课程模式,打造线上线下混合金课。目前,学校教务处被评为“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多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模拟联合国会议口译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评为北京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学校为入选院校中唯一一所语言类院校。
图丨《深化新文科计算机教学改革,实施分类分层次教学体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北京语言大学积极探索,深入推进文科内部的学科融合、文科与新科技的融合、教书与育人的融合、课堂学习与社会体验的融合,努力走出一条守正创新的新文科发展路径,完成时代赋予的育人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