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全国新文科教育研究中心!

收藏本站

复旦大学:守正创新,持续加强新文科建设

作者: 来源:复旦大学  时间:2022-11-03 08:57:23

      复旦大学在新文科建设中始终坚持“守正创新”建设原则,全面推进“2+X”本科教育培养体系,重构文科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构建以学校为指导、以院系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力的联动建设模式,推动新文科建设有序开展。

 一、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课程思政是新文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复旦大学坚持将课程思政融入新文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全过程,紧抓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形成各类各门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2019年发布《复旦大学课程思政攻坚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经过两年实践,总结凝练形成《复旦大学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100》,开设“复旦大学课程思政名师大讲堂”系列视频网课,深化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与理解,从而进一步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

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图 | 经济学院拔尖计划师生交流会

复旦大学全面推进“2+X”本科教育培养体系,立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不断优化学生培养方案,完善拔尖人才培养机制,着力培养复合型文科拔尖人才。2021年全面推出人文科学试验班,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三个专业类,推动文史哲融合培养。联合金融科技教育(人才)研究院等相关单位建设“融合现代金融工程技术的‘以学为中心’教学方法创新与实践”项目,搭建金融科技行业开放式数字化转型实训平台。中国语言文学系完善书院阶段学生培养机制,通过自由选拔、学术兴趣引导、研究意识及能力训练夯实培养质量,联合任重书院开展“经典阅读班”“学术项目组”等系列活动。

三、优化重构文科课 

 图 | 中国语言文学系召开学生留学深造指导说明会

为适应学科交叉融合发展趋势,全面培养学生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复旦大学设立多个跨学科本科学程项目,包括“神经语言学”“数据智能与商业决策”“数理逻辑”“西方古典学”“医学人类学”等。建立多学科选修课程模块,法学涉外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项目开设“法律与金融商务”“数字经济与法律”“企业监察与合规”“诉讼与纠纷解决”及“知识产权”五大选修模块。开设国际化相关课程,建设20余门涉外法律实务课程,提升学生涉外法律知识运用能力;设置“海外学者专题”课程学分,鼓励拔尖学生积极参加蒋学模经济学讲座、海外学者授课项目课程;搭建国际化培养工作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四、探索多元化实践教学模式

复旦大学高度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把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作为新文科课程建设的重点。

一是建设一批文科实验室,如国家级新闻传播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信息系统与金融工程实验室、模拟法庭专业教学实验室、智慧治理实验室和公共决策实验室、语言学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和同声翻译实验室、文物保护实验室以及经济学教学创新实验室,社会学社会工作、社会调查、心理学实验室,艺术学陶艺、媒体艺术和艺术表演实验室等。此外,设立6个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创新实践教学形式。            

图 | 复旦大学法学院举办涉外律师人才培养合作单位签约仪式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专题研讨会

二是建设一批人才培养基地,与五家涉外联合培养单位签订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基地协议,逐步推进涉外联合培养实践平台建设,培养涉外法律服务领军人才。

三是开展多样化社会实践活动,2021年设置“华山医院医疗伦理委员会和人工智能国家实验室”实习与调研、“智慧医聊”导医调研、“艺术哲学”导览服务与调研、宗教学田野调查以及复旦中学哲学普及课程5条实践活动路线,全面推动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   

 图 | 2021年“荣昶杯”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

四是举办新文科系列赛事,以赛促学、以赛促教。2021年举办第三届复旦大学“荣昶学者”全球治理人才培训项目,遴选55位来自长三角地区重点高校的学生参加培训;举办“荣昶杯”青年全球治理创新设计大赛(YICGG),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的207名选手参加新文科建设年度发展报告(2021)305赛,全球青年围绕全球治理这一重大议题发表“我们青年共同的议程”报告。此外,学校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项目,提高科研水平,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五、筑牢教材建设重要阵地

复旦大学充分发挥学校文科优势,以教学为基础,按类开展教材建设,加大一流专业、一流课程配套教材建设。启动“七大系列百本精品教材”项目建设,首批建设教材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宏观经济学》《中国微观经济学》《古文字与出土文献教程》及“马工程”相关教材等。依托“涉外复合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规划研讨型教学教材、实务课程教材和全英文中国商法教材三大系列新型教材及教辅材料编写,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党的理论创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新闻学院牵头对全国100所新闻传播院校开展摸底调查,研究新闻传播学教材评价体系,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新闻学概论》(第6版)获优秀教材二等奖。经济学院3个教材编写团队入选首批中国经济学教材编写团队,教材建设成效显著。

六、强化新文科建设支撑保障

为推动新文科建设有序开展,复旦大学建立多部门、多学院协同工作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教学主管部门、文科科研管理部门作用,推动文理工医交叉融合,助力二级单位和文科教师开展理论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队伍培养、特色打造等工作,形成以学校为指导、以院系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力的联动建设模式。研讨新文科建设项目推进机制,设立新文科建设专项经费,出台新文科建设相关工作方案,为新文科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推荐新闻

研究成果